在庆祝北化事业发展60周年座谈会上,历届集团老领导与集团领导班子及高管成员、两委委员座谈交流。老领导们抚今追昔,回忆北化事业的骄人成就,畅谈集团深化改革的不平凡道路,现对四位老领导的发言进行摘登。
孙震岩 集团公司原总经理
参加这个座谈会很高兴。我参加工作46年,在化工集团度过了44年。从学校毕业后就进了工厂,从技术员到到领导岗位,与在座的多位领导一起共事。我退休后,市委组织部聘我做巡视员,对北京市14个委办局的领导班子进行考察,也把他们的情况与我们化工的情况进行了对比。今天,我冷静地看化工集团,再回想过去,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方面,我认为讲政治、顾大局是化工集团优良的传统。集团有着坚强的、坚实的政治思想工作基础,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我们化工集团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所在,而且我们是一家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企业集团。
化工集团虽然历经磨难,仍然能够再次振兴、再发展,这些都依赖于我们有着过硬的政治素质。当年第二地方工业局成立的时候是由一些革命老前辈、老八路领导前进的,他们不断教育我们要有信仰、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正是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或者说在这种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培养了一大批企业家和优秀领导者。这些都是我们公司宝贵的政治资本。
第二方面,我们的历届领导班子都能够团结协作,分工负责、各负其职,为企业服务。毫无半点私念,一心一意为企业谋发展。
第三方面,俗话说良吏当自廉吏始,集团的这些企业家们都是清廉的企业家,所以才能成长为优秀的企业家。这些年集团公司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清廉之风,集团上下清清白白,一心干事创业。
记得我在集团领导岗位上时,一次市委领导找我谈话说:北化集团是社会化、现代化的大生产单位,有着无产阶级的高瞻远瞩的理念,有着一大批守纪律、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领导干部政治素质高,管理水平过硬。化工集团应当在各方面的工作中带头,特别是改革工作上一定要带头。
集团各届领导在面临困难的时候都有着共产党员的韧性,持久的韧性,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去努力地奋斗。
我一直在坚持看咱们的报纸,一直关注着集团的动态,现任领导班子做出的“京内转型,京外布局”的战略决策,会指导着我们化工集团今后若干年的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完成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明年是我们二甲子的开局之年,希望现任班子创造辉煌的业绩,为第二个甲子化工的发展打下好的基础,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成功!
李岩岭 集团公司原总经理
今天特别高兴,借今天的机会,我说说化工的优良传统。我有四段职业经历,刚毕业时留在学校当教师,后来到化工集团,再后来去了经委、北辰集团。这四个单位都不错,但最好的是我们北化集团。我在北化工作了20年,所以对北化有着深厚的感情。
说起咱们北化的优良传统,最重要一条就是老八路老红军精神。刚才孙总说咱们的政治资本雄厚,我觉得咱们的人才资本也很雄厚,历届领导都是忠诚于党、忠诚祖国的优秀企业家。特别是艰苦奋斗精神,要永远保持下去。当年最早从手工业局分出来时,基本上都是一些合资、私营的小厂。后来在50年代建起了大厂,基本构建了完整的化工体系,满足了北京市的建设需求,也为全国提供了服务。这些化工装置都是老一辈化工人建立起来的。我记得朱德、李先念、陈毅、彭真等领导多次来到化工视察。化工集团继承了老的优良传统。
北化集团无论是大厂还是小厂,都把钱和精力主要放在技术改造上。局里的领导对企业资金管理也非常精细,真正做到艰苦奋斗、勤俭持家。所以希望咱们北化集团继续保持好这种优良传统。
另一个传统就是北化的改革创新精神。当年北化这些大装置在当年技术经济等多项指标上可以说是全国第一。当年乙烯工程,在北化历史是一件大事,首先是中央为了打破西方对中国的政治封锁、经济封锁,打破封锁这是一件政治大事,而且这些装置建设的时候确实是多快好省,投产以后也是按照这个要求去做的,就经济指标来讲,也是走在全国前列。这些年的技术改造一直在投入,这个过程也为北化培养了大批人才。
在改革方面,改革开放40年来,在座各位领导都亲身经历。北化集团是最早在北京进行改革试点的单位,那时候北京化工二厂是全国的十个试点企业之一,国家领导人每年都去企业两次,推动改革工作。所以北化集团在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北京市的前面。
北化集团具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创新改革的精神,这两点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也希望永远能保持下去。
我们集团地处北京,当前发展化工遇到了一些瓶颈,但令我们没想到的是,我们转型转得这么快,发展得这么好,我们这些老化工要感谢现任领导班子,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带领北化集团在下一个60年取得更大的发展!
柴晓钟 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非常高兴来参加今天的活动,见到了这么多老同志和在职的同志。老同志们看起来精神焕发,在职同志精神抖擞!
参加今天这个活动之前,也回顾了一下我的工作经历,我是1978年来到化工,2001年离开,所以在化工的时间23年,在我一生的工作经历中是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北化集团是培养我们、教育我们成长的地方,是我们最值得怀念的地方。北化集团有个非常好的队伍,是一个大熔炉,是一个非常好的大家庭,有着很好的传承。
我在化工的23年,是北京化工最波澜起伏的23年,可以说是经历过最辉煌的时期。改革调整的力度最大,可以说国企改革基本上集中在这一段时间,也是困难最多的一个阶段。我很感谢这23年丰富的经历。
我的感受就是,不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挫折也好、顺利也罢,喜怒哀乐,都是一种人生的经历,经历就是财富,对我们自己的成长很有好处。所以大家不要怕挫折,不管现在还是将来,遇到困难不要怕,摆正心态,坦然面对,这就是人生。我觉得困难之中往往蕴含着非常好的机遇。我说的第二个体会就是,每一个时代的人要干每个时代的事,要做到问心无愧,在那个时代发挥好自己的作用。还要做到顺势而为。那几年化工的经历有点悲壮,但是两条体会要记住,一个是人生就是要奋斗,不要怕什么,挫折经历本身就是个财富;第二个做好时代赋予你们的使命,要很好地完成。
北京现在强调减量发展,所以发展化工比较难,现任领导班子的这一套战略、发展思路不简单,符合首都的定位,符合集团的发展要求。要把化工过去的好传统、好精神接着发扬下去。但是在发展理念上要跳出化工看,寻求新的发展天地,这也叫做顺势而为。不发展肯定不行,现在集团有这么年轻的一套班子,有一支很好的队伍,就得谋发展。想好发展的板块,顺应时代潮流做出正确的选择。
北化集团是一个国有企业,要发挥好国有企业的优势。思考如何融入北京的发展,为北京的发展做出国有企业的贡献,敢想能做,把理想跟现实结合起来,现在化工集团发展态势良好,而且已经属于轻装前进了,所以要找好发展方向,实现更快更好地进一步发展。
蔡德军 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看到这么多新老同事,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本人今年70岁,20岁参加工作,60岁退休,在化工集团整整工作了40年。所以对化工感情深厚。
我在职的时候,经常跟班子和职工说,其实咱们都有三个家,一个大家叫中国,再一个是单位这个家,这个家关系到我们每一个小家。大家的生活安定了,富裕了,小家就能幸福快乐。“小家”是依靠“大家”发展,号召大家把企业干好。
北化事业60年,辉煌过繁荣过,老一代领导们也很有能力、有魄力。尤其7、80年代和90年代前半段,化工的大力发展使北京化工成为仅次于首钢的企业。在原化工部里也算名声显赫,还为中央、市里输送了很多的干部。是当时北京市的财政支柱之一,是北京工业的排头兵。确实为北京为首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在集团的时候,赶上了疾风暴雨的十年调整改革。当时面临三个大的形势。第一个是9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国内也造成重大的冲击。第二个针对国企改革现状,大幅进行减员增效。第三个是申办奥运。这些直接造成了很多的企业的关停并转。当时把乙烯和焦化划走以后,很多人都对北化发展失去信心,现在想起来依然感觉心情沉重。当时“北化还能撑多久?”等许多种说法不绝于耳。但经过这十来年,北化挺过来了,我们走出了困境,北化集团还走出一个新的模样!
今天总结,这全凭着北化集团有一只善打硬仗、永不服输的队伍!我们的干部都有一身正气,把心思都用在事业上,用在北化的发展上。
北化的干部在廉洁纪律上,我们是非常的放心。当时,几十亿上百亿的资产调整,北化干部们没有动过一分钱的心思。这得益于班子里意识的统一、思想的一致,化工的优良传统一直在保持。其实这也是我们历届老领导长期坚持和重视队伍建设的一个结果。而且有一套完整的选拔、培养、锻炼干部队伍的规章制度。
我退休后在外面当了五年董事,与外面一些企业的班子相比,北化的干部队伍、班子素质,确实比较高。
咱北化的报纸我每期都看,而且连小文章都看,感觉现在北化集团发展的态势挺好的。第三次党代会确定了“一二四八”发展战略,有这支队伍,有明确的目标,相信北化的前景一定是光明的!北化事业一定会发展壮大!